狗傳人威脅來了? 廣西變種「狗流感」混4物種基因


▲新發現的變種狗流感,引發更大的狗傳人疑慮。(示意照/翻攝自Pixabay)

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/台北報導

新型流感疫情惡夢又要重演了嗎?中國大陸廣西的寵物狗身上驚傳發現新的狗流感病毒,且由豬流感、禽流感、狗流感以及人類流感的病毒片段重組而成,8段基因中就有4種物種片段,引發外界憂慮,是否會讓過去從未傳染給人的狗流感威脅性大增。疾管署強調,人狗物種差距大,傳人機率還遠低於豬流感。

根據外電報導,儘管歷史上從沒有過「狗傳人」的感染個案,但人與狗的接觸遠比與豬或與禽鳥的更加親密,基因重組的變種病毒可能讓狗流感狗傳人的威脅性大增。

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,目前亞洲主要流行的狗流感為H3N2,自2007在韓國發現以來,迄今都是狗流感的最大宗,不過,在其有疫苗可打的狀況之下,目前狗流感是對人類威脅很低的流感,歷史上也沒有過狗傳人的個案。

儘管這次發現的新型病毒一口氣摻有「狗」、「豬」、「禽」、「人」4物種的病毒基因片段,但羅一鈞指出,2010年國際間也曾發現過有「狗」、「人」重組的新型H3N1狗流感病毒,8個片段中有7個全來自於人類H1N1病毒,比這次更加接近人類,在當時也曾引發與這一波相同的憂慮,但最後美國CDC評估為低風險新病毒。

羅一鈞說,流感病毒本來就會在各物種間基因重組,新型狗流感病毒對人類的威脅性如何,仍有待後續觀察,台灣是海島國家,本土的犬隻要與外來犬隻大規模接觸的機率不大,在國內,僅在2015年發現由禽傳狗的H6N1案例,在農委會監控走私狗的現況下,相信風險仍比其他國家低。

照片來源:翻攝自Pixabay

【匯流筆陣】
CNEWS歡迎各界投書,來稿請寄至cnewscom2016@gmail.com,並請附上真實姓名、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。
CNEWS匯流新聞網:https://cnews.com.tw

【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】




檢視相片

久旱的台南在11日這天下起一場及時雨,位於台南西南角的七股鹽埕里也正在上演一場喜事,居民抗爭12年的七股氣象雷達站,中央氣象局在這天舉行遷移動工說明會,終於要將雷達遷到較遠的地方,居民長久以來受到的電磁波威脅可望大大減少。這是公民、行政單位共同促成的一個雙贏典範。

1994年中央氣象局核定「台灣地區都卜勒氣象雷達觀測網」,將原位於高雄壽山的雷達站遷到七股,七股氣象雷達站在2002年6月1日正式運作,西半部三分之二面積的降水、風場都要靠它觀測,扮演防救災的重要角色。

而雷達所在地的七股,村民早期曬鹽,之後改做魚塭、養蚵,舊鹽工宿舍還保留過去的風貌。雷達、村民原本兩不相干,但當雷達悄悄矗立在距離魚塭只有100公尺處,5年後部分漁民陸續出現癌症、殘障、中風病例。

新興風險增加,但法令卻遠遠跟不上

漁民洪嘉模的母親不明原因記憶力減退,不久之後過世。而住在距離雷達最近的張黃阿冊一家人,先生在雷達設置後不久中風,2個兒子、1個孫女也被檢查出智力不足。她自己則從85公斤暴瘦到50公斤,牙齒掉光。

村民的遭遇是雷達造成的嗎?沒有人知道。但近年來村裏唯一的新設施只有雷達,加上當時社會上出現很多電磁波事件,村民開始懷疑是雷達的關係,於是向台南環盟陳情。時任理事長陳椒華調查後發現,電達設置後癌症死亡病例是之前三倍,之後環保署量測結果,也證實電磁波背景值遠比雷達設置前高。

社會新興風險不斷增加,但相關法令以及風險預防卻跟不上,當年設置七股雷達時不需要環評,中央氣象局選址時並未評估對環境的影響、以及村民的健康風險,當然也沒有舉辦說明會。洪嘉模回想:「雷達施工時我以為要蓋海巡署阿兵哥的宿舍,一直到雷達做好後我還以為那是水塔。」

2007年陳椒華帶著村民北上陳情,時任氣象局副局長辛在勤承諾,如果證實村民受害是因雷達而起,一定會遷走雷達。但難就難在電磁波的公害因果關係難以認定。前台南環盟理事長黃安調回想:「這些村民不認識字,到處被看不起,村民再多的眼淚,民代、官員都只是打馬虎眼而已。」

檢視相片
20171127-七股氣象雷達設置後,多位漁民出現怪病,中央氣象局終於承諾2019年將雷達遷移到安全處。(朱淑娟提供)

七股氣象雷達設置後,多位漁民出現怪病,中央氣象局終於承諾2019年將雷達遷移到安全處。(朱淑娟提供)

電磁波風險已漸漸受到重視

不過電磁波的風險在許多國家已受到重視,誰也不能保證電磁波對人體無害,電磁波的風險與預防觀念也逐漸興起。國際癌症研究署(IARC)在2002年、2011年陸續將極低頻電磁波、射頻電磁波列為「2B級可能致癌物」。

而國際非游離輻射防護委員會(ICNIRP)在1998年訂出「一般民眾暴露環境電磁場建議值」,極低頻833毫高斯、射頻1毫瓦/平方公分,環保署也訂出相同規範,但在這個標準內就表示電磁波無害嗎?誰也不敢講。

在七股事件爭議時,環保署曾舉辦多場公聽會,最後確認「環境建議值」指的是「瞬間暴露建議值」,人體一旦曝露在這個值時會產生立即傷害,但並非長期的安全值。2012年11月環保署將「環境建議值」改稱「參考位準值」,明確定義這個值是「短期曝露效應」,並不是「長期曝露的安全值」。

檢視相片
七股氣象站。(中央氣象局官網)

七股氣象站。(中央氣象局官網)

七股雷達事件,促成一場珍貴的公民課

之後村民跟環保團體四處陳情、請立委開公聽會,2011年1月立法院通過國民黨團決議,請中央氣象局遷移雷達。時任台南市長賴清德也贊成遷移並協助。居民的努力受到各方支持,加上運氣很好遇到中央氣象局一批認真的公務員,否則只憑一個立院黨團的決議,很少有行政機關會正視並且行動。

在11日的七股氣象雷達開工前說明會中,中央氣象局組長秦新龍表示,七股雷達將遷移到原雷達站西北方約 1.5 公里處,這個地點位於七股鹽田濕地,經濟部水利署已同意土地撥用,6月15日動工,預計2019年底完成遷移。

秦新龍說,遷移後的新雷達瞬間功率只有16~20千瓦,比舊雷達750千瓦,電磁波降低很多。而且新雷達距離村裏比較遠,村民所受到的電磁波影響將減少。此外,未來鹽埕社區入口處將設連續電磁波監測看板,讓村民隨時監看。

七股雷達事件在12年後獲得一個圓滿的結局,村民在說明會中感謝中央氣象局的努力,才能促成雷達遷移,陳椒華也呼籲政府應重視電磁波風險。

時間回到2002年,如果當時就能考慮到電磁波風險,且做了氣象局今天所做的事,包括環評、說明會、設監測看板,就不必經歷這16年來的紛擾。七股事件是一次珍貴的公民課,證明行政單位只要規劃得宜,公務員多一點為人民風險把關的心,建設與居民的風險,當然可以兩不相干、而且雙贏。(推薦閱讀:美國官方研究支持「手機電磁波與罹癌正相關」?專家:無需過慮

*作者為獨立記者

相關報導
朱淑娟專欄:七股漁民反氣象雷達十年 何時才能遷走?
林基興觀點:基地台「虎落平陽被犬欺」




文章出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6%9C%B1%E6%B7%91%E5%A8%9F%E5%B0%88%E6%AC%84-%E4%B8%83%E8%82%A1%E6%BC%81%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g4c6o9h7k2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